水利工程能耗较高,是限制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发展智慧水务,应用精细化的管理手段,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水利工程的运行能耗,还可以实现节水、节电,实现水利工程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一、水库智能调度,优化水资源配置
水库作为重要的水资源调节工程,合理的调度运行直接影响下游的用水和发电。建立水文水资源大数据平台,进行流域水资源供需预测,并通过高效优化算法进行多目标水库调度,可以实现更加经济、高效的水资源调度方案。这不仅可以减少水库失水,还可以减少下游的抽水用电量。
二、泵站精细化运行,降低耗电量
水泵站的耗电量占水利工程能耗的很大一部分。实时监测水源地水质参数,建立自适应的净水处理模型,可以按需投药,降低净水电耗。另外,通过机组状态监测和预测性维护,可以减少设备故障率,降低备用机组运行时间,从而减少备用能耗。还可以建立泵站最佳控制和能效评估体系,优化节能运行。
三、管网监测控制,减少泄漏损失
给水管网漏损是耗水和耗电的重要来源。采用在线流量、压力监测,以及水击分析等技术,可以实现管网漏损智能识别和预警。及时发现并定位漏损点进行维修,可以显著减少管网漏损率。另外,还可以根据用户用水模式,进行管网供水的动态优化,降低漏损。
四、水处理节能技术,降低耗电减排
在水处理厂的高耗电设施,如鼓风机、水泵,可以采用变频调速技术,实现能效优化。在净水系统中,可以引入智能养护技术,降低清洗频次,减少耗水耗电。同时,也可以采用新型节能膜组件、高效曝气系统等技术装备,提升能效。还可以利用中水回用、雨水收集等措施减少抽水量。
五、设备健康管理,提高运行效率
通过电机、水泵、阀门等设备的状态监测和故障预测,可以实现设备的预测性维护和故障风险管理,减少设备大修次数,延长使用寿命。这不仅可以降低备品备件消耗,也可以减少运行故障导致的跳停次数,提高水处理和输配设施的连续可靠运行时间,降低能耗损耗。
六、节能运行管理信息平台
建立水利工程能源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对各类用能设施的用能监测分析、节能评价、运行优化、移动巡检等功能。通过设备异常预警、自动诊断和优化调度,可以持续提升水利工程的整体节能水平。同时,进行节能目标考核和收益评价,激励节能减排。
综上所述,智慧水务可以运用各种精细化、智能化的技术手段,对水利工程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优化管理,实现水资源的精准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以及设备的智能化节能运行。这将整体提高水利工程的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