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智慧园区的总体架构介绍

来源: 武汉触发科技有限公司 人气:275 发表时间:2024/05/11 10:19:16

       智慧园区是智慧城市的基础构件,城市中每个园区的智慧化程度最终决定了城市的整体建设水平。数字孪生-武汉智慧园区是由物理世界中智能化基础设施和数字世界中软件服务共同构成。数字孪生系统具备全样本数据收集、分析和仿真等能力,可基于园区运行大数据持续对服务管理进行优化,使园区的运行和服务体验得到持续升级。


武汉智慧园区的总体架构:


       武汉智慧园区总体架构分为基础设施层、网络传输层、信息资源层、平台支撑层、智慧应用层和智慧园区智能运行中心(IOC,Intelligent Operations Center)六个层次。


基础设施层:


       基础设施层包括园区智能化子系统和智能化物联感知设备两大类。园区智能化子系统是构建智慧园区的基础系统,包括智能照明、智能停车场、交通信控、楼宇自控、视频监控、综合安防、综合消防、电梯控制等系统。智能化物联感知设备是园区基础设施及感知能力的补充增强,包括多功能智慧灯杆、智慧井盖、无人巡检机、空气与环境检测、空间定位等设备。


网络传输层:


       网络传输层主要包括:服务公众的移动通信网、光纤宽带网;服务交通和治理的车联网;服务园区行政管理的办公网;服务安防、消防与应急处置的安防应急专网;服务各类智能化设备系统通信的设备专网。


信息资源层:


       信息资源层是数字孪生园区的数据“底座”。通过时空大数据技术,对地理信息时空大数据、设施与设备三维模型、建筑与基础设施 BIM 、物联感知、业务专题等数据进行融合,进而构建出具有时空属性的数字孪生实体。这些数字孪生实体具有生存周期内的全部数据,上层的数字孪生平台可基于这些孪生实体进行园区运行指标分析、仿真运行、趋势预测、治理方案评估等各类业务服务。


平台支撑层:


       数字孪生综合服务平台主要由仿真场景构建平台、数据融合服务平台、三维云渲染服务平台和可视化开发平台构成。平台支持S3M标准(《空间三维模型数据格式》T/CAGIS 1-2019),通过极好的开放性与多端一体化的服务,为上层智慧化业务应用提供平台支撑。


智慧应用层:


       智慧化应用提供了武汉智慧园区从规划建设、施工建造到运营服务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对于园区已有各业务应用系统可基于平台实现快速集成与能力升级。


智慧园区运营中心:


       武汉智慧园区运营中心是智慧园区的总控大脑。通过融合集成各类智慧化应用,为园区的运营管理提供了统一的驾驶舱。系统提供了综合监管、运行监测、维护管理、安全态势、应急指挥等功能,利用时空大数据和模拟仿真等技术,可持续对各类指标进行分析,预测未来态势,为日常运营管理提供支撑,为应急处置提供前瞻的决策依据。


标准规范体系及自主可控:


       武汉智慧园区的建设将遵循一系列成熟的标准与规范体系。确保了系统的生命力和安全。平台实现了全方位的自主可控,包括国产的CPU、数据库、操作系统、云环境、GIS、北斗定位等,全面确保了园区各类运行管理数据和IOC对园区物理设备控制能力的安全。


       园区在前期规划设计时要用到大量基础地理数据,这些基础数据通常分散在各个部门且相互孤立,同时由于各类专项规划设计参与的单位众多,因数据渠道、设计流程不同,导致规划设计成果常常彼此冲突。如何将各类数据有效地整合在一张图上,使各单位、各部门在统一的仿真实景中共同规划、协同设计、自动核规审查,是数字孪生平台-武汉智慧园区首先要解决的一个基础问题。

电话咨询 QQ咨询